蓝绿藻又称蓝藻,由于蓝色的有色体数量最多,所以呈现蓝绿色。蓝藻是地球上出现的最早的原核生物,也是最基本的生物体。在一些营养丰富的水体中,有些蓝绿藻常于夏季大量繁殖,并在水面形成一层蓝绿色而有腥臭味的浮沫,称为“水华”,大规模的蓝绿藻爆发,被称为“绿潮”(和海洋发生的“赤潮”对应)。绿潮引起水质恶化,严重时耗尽水中氧气而造成鱼类的死亡,甚至由于厌氧生物的活跃导致水体发黑发臭。
饮用水源中蓝绿藻对人体的危害
当前我国城市饮用水供应依然严峻,饮用水水源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水量供给不足,净水处理技术相对落后,供水管网漏失率较高,水质监测及检测能力不足,应急能力较低,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调度存在体制和机制上的障碍。《全国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明确了主要建设任务: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和水污染防治;以现有水源地改扩建工程为主,水源调配、现有水源挖潜改造与新水源建设相结合,提高城市饮用水安全保障程度;重点进行净水与输配水设施改造、供水水质检测能力建设等城市供水设施改造与建设;建立和完善城市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和水量、供水水质和卫生监督监测体系及信息系统,建设全过程的饮用水安全监测体系,制定应急预案。
蓝绿藻爆发对饮用水源水的危害
1.威胁公共健康;
2.由于水体的富营养化,藻花正在变成一种非常普遍的问题;
3.产生毒素;
4.使饮用水的气味和味道变得十分怪异;
5.减少饮用水过滤装置的使用寿命。
蓝绿藻的应对措施
为了防止水源水蓝绿藻爆发影响饮用水的水质状况,提前对水源水水质蓝绿藻进行监测预警显得尤为重要。实验室检测蓝绿藻的方法主要是细胞计数法,该方法操作繁琐、耗时长,无法满足源水实时监测预警的要求。采用基于色素的荧光性的蓝绿藻探头,可以快速检测蓝绿藻色素,对水质中潜在的藻花进行识别,可以满足源水蓝绿藻实时在线监测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