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检测指标一般可分为四类:感官性状、一般化学指标、毒理学指标和细菌学指标。今天小编就来具体介绍一下水质检测指标及标准参数是多少。
1.感官指标
①色度
我国饮水水质检测标准规定色度不超过15,即用肉眼观察不到色的感觉,山泉水福建地方标准色度不超过10。
②浑浊度
水质浑浊度的大小是衡量水质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一般规定饮用水水质检测的浑浊度不大于1。
③臭和味
水的臭味强弱受温度的影响,外界温度升高,臭味增强,判断臭味的强弱用无味、极微、微、明显、强和极强六个等级表示。
味,是指对舌下味觉的刺激而言,水味强弱的表示方法也和水臭一样,分为无味、极微、微、明显、强、极强六个等级。
④肉眼可见物
我国饮用水水质检测标准规定水中不应含有沉淀物、肉眼可见的水生生物及令人厌恶的物质,及不得含有肉眼可见物。
2.化学指标
①pH值
pH是氢离子浓度的表示方法。天然水的PH值多数为6.0-8.5。南方地区因雨淋作用,地下水的PH值可能较低,北方地区则较高。一般水质检测PH值在6.5-9.5并不直接影响人体健康,但多数天然水或饮用水都为中性。
②总硬度
水中的硬度通常用每升水中含的氧化钙数计算,通常根据硬度的大小,把饮用水分为硬水和软水两类。当水的硬度低于8度时,叫做“软水”;高于8度时,叫做“硬水”。我国饮水水质检测标准规定水的总硬度不能超过25度。即以氧化钙计算,不超过250mg/L。
③铁
研究表明,含铁量超过0.5mg/L时,就会使饮水感官性状恶化,发生特殊的铁锈味。达到1mg/L时便有明显的金属味并呈铁锈色。当铁含量高而使色度增加到30度以上时,水质会变红。我国规定饮用水水质检测中含铁量不超过0.3mg/L。
④锰
锰的感官性性状与铁类似。当水中的锰浓度超过0.15mg/L时,能使衣服和固定设备染色,在较高浓度时使水产生不良味道,所以,卫生标准规定用作饮用的水其中锰的含量不能超过0.1mg/L。
⑤铜
水中含铜超过1.5mg/L,就会使饮水产生金属异味,但铜含量再高,达到每天摄入100mg铜时,则可引起恶心、腹部不适,所以我国卫生饮水标准规定,饮水铜含量不得超过1mg/L。
⑥锌
锌也是影响水质感官性的一项指标,水中含锌量达到10mg/L时,则可引起水质浑浊,这种情况称为“锌浑浊”;超过5mg/L时,则可出现特殊的金属涩味根据水的感官性指标要求,我国饮用水水质检测标准规定,水中含锌量不超过0.1mg/L。
⑦氯化物
水中氯化物含量,是指含氯的盐类而言,食盐便是其中一种主要的氯化物。饮用水水质检测中氯化物含量应低于250mg/L。
⑧硫化物
水中硫酸盐的浓度为200-300mg/L时,大多数人均不能察觉有味道;300-400mg/L时开始被察觉;500mg/L时较为明显,勉强能接受;大于750mg/L时即有轻致泻作用。我国饮水卫生标准规定水中硫酸盐含量应小于250mg/L。
⑨溶解性总固体
它是评价水矿化度的主要依据,浓度低于600mg/L时水味尚好,当高于1200mg/L时会影响水味。我国饮水一般水质检测标准规定水中溶解性总固体应小于1000mg/L。
⑩耗氧量
它是测定水体中有机物含量的间接指标,代表水体中可被氧化的有机物和还原性无机物的总量。
⑪氨氮
我国饮用水标准规定,氨氮含量应小于0.5mg/L。
⑫挥发性酚类
水质检测中含酚不得超过0.002mg/L。
3.毒理学指标
在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共选择15项化学物质指标,包括氟化物、氯化物、砷、硒、汞、镉、铬、铅、银、硝酸盐、氯仿、四氯化碳、滴滴涕、六六六等等。这些物质的限值都是依据毒理学研究和人群流行病学调查所获得的资料而制定的。标准规定,水中所含化学物质及放射性物质不得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要求水中的化学物质及放射性物质不引起急性和慢性中毒及潜在的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
4.细菌学指标
①细菌总数
细菌总数是指1ml水样在特定培养基上、37℃培养24h后生长的细菌菌落总数。饮水水质检测要求每毫升饮水中细菌总数限值为不超过100个。
②总大肠菌群
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中规定任意100ml水样中不得检出总大肠菌群 。
③耐热大肠菌群
与总大肠菌群相比,耐热大肠菌群在水质检测中检出,说明水体更为不清洁,存在肠道致病菌和食物中毒菌的可能性更大。
4.与消毒有关的指标
①游离性余氯
用氯消毒时接触30min后,游离性氯应不低于0.3mg/L。
②臭氧
用臭氧消毒要求与水接触至少12min。如果水质检测中的臭氧浓度达到1mg/L以上便能杀灭芽孢 病毒、真菌等一切有害微生物。
③二氧化氯
与水接触至少30min,水质检测要求二氧化氯残留量小于0.7m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