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表水中溶解氧除了被通常水中硫化物、亚硝酸根、亚铁离子等还原性物质所消耗外,也被水中微生物的呼吸作用以及水中有机物质被好氧微生物的氧化分解所消耗。所以溶解氧是地表水监测的重要指标,是水体是否具备自净能力的表示。
地表水中溶解氧近于饱和值时,藻类繁殖旺盛时,溶解氧含量下降。水体受有机物及还原性物质污染可使溶解氧降低,对水中生物如鱼类的生存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当溶解氧低于4mg/L时,就会引起部分鱼类窒息死亡。当溶解氧消耗速率大于氧气向水体中溶入的速率时;溶解氧的含量低于0.5mg/L时,此时厌氧菌得以繁殖,使水体进一步恶化。所以地表水中溶解氧值的高低能够反映出水体受到的污染程度,特别是有机物污染的程度。
目前我国的检测方法标准有:《水质 溶解氧的测定 碘量法》(GB7489-1987)、《水质 溶解氧的测定 电化学探头法》(HJ506-2009)和美国ASTM 标准(D888-05),前两种是中国国家和行业标准方法,后一种是美国环保署认可标准方法。
水中溶解氧的测定的三种方法各有特色,其中碘量法测定的工序比较多,更适合在专业的实验室进行。如果水体中水藻等植物比较多,在光合作用下会释放出一定的氧气,促使水中的溶解氧达到饱和状态。在此种状态下,采用碘量法测量,溶解氧的测定误差较大。
电极极谱法测定的步骤比较少,使用的仪器设备价格比较低,是目前应用比较标准的水中溶解氧测定方法。
荧光法测定是目前的水中溶解氧测定时最简单便捷的方法,和碘量法和电极极谱法相比,荧光法测定时无须特意标定水中的溶解氧,而测定速度比较快,整个测量过程比较稳定,测量结果精度较高,而且对流量也没有严格要求,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比较小,可降低清洗频率,维护成本比较低,但价格相对比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