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市河道、湖泊河流等地表水体水污染问题日益严峻,亟需开展河道流域水质监测和治理。今天小编就来介绍一下河道水质检测核心指标与方法。
河道水质检测核心指标
1.水质常规理化指标
pH值:反映水体酸碱性,影响微生物和生态平衡。
溶解氧(DO):关键生态指标,DO<2mg/L可能导致鱼类死亡。
浊度/透明度:表征悬浮物含量,与泥沙、藻类繁殖相关。
电导率(EC):间接反映溶解性盐类污染(如工业废水)。
2.水质营养盐类
氨氮(NH₃-N)、总磷(TP)、总氮(TN):富营养化主要诱因,易引发藻华。
化学需氧量(COD)与生化需氧量(BOD):有机污染程度的关键指标。
3.水质毒性污染物
重金属(铅、镉、汞等):工业排放或沉积物释放,具生物累积性。
有机污染物(农药、VOCs、微塑料):难降解,需色谱-质谱联用检测。
4.水质生物指标
叶绿素a:藻类生物量指标。
底栖动物/鱼类种群:长期生态健康的指示物种。
河道水质检测方法与技术对比
1.实验室分析水质:数据权威,精度高;周期长(3-7天),成本高
2.便携式水质设备:现场快速测定(pH/DO/EC等);部分指标需实验室验证
3.在线水质监测:实时数据传输,预警污染事件;维护复杂,易受生物附着干扰
4.遥感水质检测技术:大范围监测,成本低;分辨率有限,需地面校准
5.生物水质监测:反映综合毒性效应;标准化程度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