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生态环境部发布《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 总则》,明确要求企业在雨水排放口设置监测点位,并对pH、SS、COD、氨氮等主要污染物进行监测;强调对于监测频次高、技术成熟的指标,应优先采用自动监测方式。同时行业指南明确,雨水排放口的在线监测系统应具备快速响应的能力,以满足实时监测与达标排放的监管需求。
2020年,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化工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工程设计标准》(GB/T50483-2019)正式实施。该标准明确规定初期雨水量宜取一次降雨初期15min~30min的雨量。因此雨水收集池容积应不小于初期雨水量。那进行雨水监测时有哪些影响因素呢?
雨水来去匆匆,传统的人工监测常常“跟不上节奏”,只能事后在监测池采样,影响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雨水池容积有限,以厂区面积10000㎡和初期降水时间15min计,初期雨水量为200m³。目前,许多工业企业雨水池容量不足200m³,甚至缺乏规范的雨水池,因此雨水停留时间仅为10-15分钟,而常规COD分析需耗时30分钟以上。测量时间过长会造成雨水溢流,雨水未检测达标后排放,容易引发环境风险。受雨水冲刷的影响,雨水中的悬浮物浓度上升,易造成监测仪表进样管路和阀体的堵塞,影响测定。
霍尔德电子在线多参数水质监测仪抗干扰能力强,保障测量的稳定。而且测量时间短,及时实现雨水达标排放或处理,避免雨水池溢流,降低环境污染风险,还可以可以有效减少户外雨水排口站点的运维频率,有效节省运维成本。
网站首页
电话咨询
产品中心
QQ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