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氧化值,是衡量油脂不饱和脂肪酸被氧化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过氧化值超标的原因可能是产品用油变质,或者产品在储存过程中环境条件控制不当,导致油脂酸败;也可能是原料储存不当,未采取有效的抗氧化措施,使得终产品油脂氧化。此外,植物油精炼不到位也可能造成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的过氧化值不合格。
过氧化值检测的国家限值因食品种类不同而有所差异,以下是一些常见食品的过氧化值国家限值规定:
1.食用植物油: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植物油》(GB 2716—2018)规定,食用植物油(包括调和油)中过氧化值的最大限量值为 0.25g/100g。
2.坚果与籽类食品:《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坚果与籽类食品》(GB 19300—2014)规定,直接食用去壳生干坚果、普通带壳生干坚果、普通去壳生干坚果的过氧化值(以脂肪计)最大限量值为 0.08g/100g,熟制葵花籽中过氧化值(以脂肪计)的最大限量值为 0.80g/100g。
3.饼干: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饼干》(GB 7100—2015)规定,饼干中过氧化值(以脂肪计)的最大限量值为 0.25g/100g。
4.糕点、面包:《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糕点、面包》(GB 7099—2015)中规定,糕点中过氧化值(以脂肪计)的最大限量值为 0.25g/100g。
5.花生油:《花生油》(GB/T 1534-2017)中规定,一级压榨成品花生油中过氧化值最大限量值为 6.0mmol/kg。
2023年9月25日,国家卫健委、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正式发布GB 5009.227-202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过氧化值的测定》,该标准于2024年03月06日正式实施。与现行有效的(GB 5009.227-2016)的主要变化如下:
1.修改了第一法“指示剂滴定法”的范围;
2.增加了植脂奶油和粉末油脂制品的试样制备;
3.标准范围变化,第一法删除了食品限定类别,第二法删除了其测量范围。
4.新标准中删除了方法不适用植脂末等包埋类油脂制品的测定的规定。
可以看出第一法指示剂滴定法在一些细节上发生了改变。过氧化值检测经典方法以化学反应为基础,无需复杂仪器,成本较低,是食品、油脂行业质量控制的常规手段,其中碘量法是国际通用的标准方法。为了测定的便捷,又出现了分光光度法,与滴定法一致(过氧化物氧化 KI 生成 I₂),但无需滴定,而是利用碘与淀粉形成蓝色络合物的特性,通过分光光度计在特定波长(通常 590nm)下测定吸光度,结合标准曲线计算过氧化值。
网站首页
电话咨询
产品中心
QQ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