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越来越多的供水企业正在向水的再生利用方向进行转型,目的是扩大当地社区更多的供水能力。水的再利用是指收集经过处理的污水,并将其用于农业和灌溉、饮用水供应、地下水补充、工业用途和环境恢复等有益目的的过程。“饮用水再利用”(Portable Reuse)具体指的是计划对城市污水(简称“再生水”)进行深度处理,以增加饮用水的供应两。直接饮用水再利用(DPR,Direct Portable Resue)是指将经过深度处理的水(称为“净化水”)直接引入饮用水水厂或输配系统。
许多供水企业都有兴趣发挥饮用水再利用的潜在好处,同时证明纯净水用于饮用水的安全性,以及证明其可达到甚至超过可直接饮用的饮用水质量标准。为实现这一目标,当前一个主要的需求是升级改造,以及可靠可使用的水质检测工具,供水企业的操作人员可以使用这些检测工具来判断饮用水再利用的微生物安全性。
考虑到再生水中存在微生物危害的潜在风险,就必要充分认识到深度处理系统对于去除病原体至关重要。在加利福尼亚州,目前的直接饮用水再利用(DPR)相关法规草案要求水中肠道病毒应减少20个对数,贾第鞭毛虫应减少14个对数,隐孢子虫应减少15个对数。供水企业通常使用膜过滤器为原生动物(即贾第鞭毛虫和Crypto)提供四个对数的去除率值(LRV)保证,这个去除率的保证率通过常规压力衰减测试(PDT)进行验证。
由于肠道病毒的直径(约50 nm)通常比贾第鞭毛虫囊肿和隐卵囊(约5000 nm)小得多,因此不可能使用常规的压力衰减测试(PDT)来验证肠道病毒通过膜过滤器(如微滤和超滤)的去除效果。同样,对于膜生物反应器(MBRs),没有长期建立的、广泛认可的方法可以用来确保肠道病毒一定对数的去除率值(LRV)的保证。
检测病毒和病毒替代物的能力并不新颖。但是,目前正在积极开发创新的方法,可以帮助水务企业在几小时内,以可以承受的成本生成膜过滤系统中病毒的去除数据。这些数据对于通过膜过滤系统获得额外的病毒去除率,以及与监管机构和公众建立对处理过程有效性的信任将是有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