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体是水汇集的场所,按水体所处的位置,可粗略地将其分为地表水、地下水和海洋等三类。它们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在太阳能、地球表面热能的作用下,通过水的三态变化,水在不同水体之间不断地循环着。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依据地表水水城环境功能和保护目标,我国的地表水水质分为:I,II,III,IV,V和劣V类。
哪几类水质能用于饮用水?
I类水质良好,地下水只需消毒处理,地表水经简易净化处理(如过滤)、消毒后即可供生活饮用。
II类水质经常规净化处理(如絮凝、沉淀、过滤、消毒等)后,可供生活饮用。
III类水质经过处理后也能供生活饮用。
III类以下水质恶劣,不能作为饮用水源。
超过Ⅴ类水质标准的水体,则称为劣Ⅴ类,基本上已无使用功能。
污染对水的危害有哪些?
据专家介绍,水污染通常可分为三大类,即生物性、物理性和化学性污染物。生物性污染物包括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物理性污染物包括悬浮物、热污染和放射性污染。化学性污染物包括有机和无机化合物。
1、消耗水中溶解的氧气,危及鱼类的生存
导致水中缺氧,致使需要氧气的微生物死亡。
2、有机和无机化学药品
化工,药厂排放,造纸、制革废水,建筑装修,干洗行业,化学洗剂,农用杀虫剂,除草剂等等污染。绝大部分有机化学药品有毒性,它们进入江河湖泊会毒害或毒死水中生物,引起生态破坏。
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