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ML
科学仪器深度服务商

水质检测 / 农业生态 / 食品快检 / 包装测试 / 光谱分析

山东霍尔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仪器设备搜索栏 COD测定仪多参数水质检测仪 cod检测仪 氨氮测定仪cod分析仪
技术问答

水体氨氮污染的来源(氨氮超标如何去除)

作者:投稿用户  编辑:霍尔德仪器  更新时间:2025-11-17

氨氮是水产养殖中备受关注的一个重要水质指标。养殖水体中氨氮浓度升高,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爆发蓝藻,还可能影响水生生物的生长,降低其对不良环境及疾病的抵抗能力,诱发病害。氨氮对水生动物的危害程度取决于其中非离子氨的占比,非离子氨的比例与温度和pH值有关,我国《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1989)中非离子氨的限值为0.02mg/L。

水体氨氮污染的来源

水质氨氮污染的来源

1.饲料

我们以一个面积1000m2水深1m的虾塘为模型,假定饲料CP为40%,投喂1000kg,FCR 1.0,收获1000kg。我们投入池塘的总氮约1000* 40%*16%=64 kg(蛋白质中的含氮量以16%计),鲜虾的蛋白以16%计算(实际可能更低),那虾体的氮含量约1000*16%*16%=25.6 kg,剩下38.4 kg的氮元素(实际比例往往超过60%)排放到水环境中,以氨氮及其他形式存在于水体中。

2.排泄物的分解转化过程

有机物的初始分解都是由微生物所分泌的各种酶类作用,如脂肪酶、纤维素酶、蛋白酶、淀粉酶等,这些酶将各种大分子有机物质分解为小分子有机物质,小分子有机物质被吸收进一步分解、利用并转化,过程中释放出氨和二氧化碳等无机物,而无机物则被浮游植物和细菌吸收利用或通过碳氮循环途径转化。

氨氮超标如何去除?

通过分析氨氮的来路和去路,可以发现,氨氮产生的根本原因是高密度水体中总氮源的投入过量,在条件适宜时候,氨氮能够顺利的转化;但在某些条件下转化不畅则引起氨氮的积累。在各种氨氮的去除路径中,根据去除效率的大小可以分析有三大原因造成氨氮的积累:

1.藻相的结构不合理或藻相老化

藻类对氨氮中离子铵的去除效率极高,池塘水体在藻类丰富、数量合理、种群多样的情况下,极少有氨氮的积累。造成藻类老化或结构不合理的因素有:

1)缺磷或氮磷总量过高且氮磷比不合理,当氮磷比超过12的时候就极易暴发蓝藻。

2)微量元素缺乏;水体富营养化造成藻类快速繁殖,藻类对微量元素的吸收量大且各种藻类对某些微量元素的吸收存在竞争性差异,使得吸收能力强的藻类会越来越多,吸收能力越差的藻类越来越少,最终造成藻相的单一,如爆发蓝藻、裸藻、甲藻等。

2.细菌同化吸收弱

细菌对氨氮的吸收效率变动很大,主要受营养和藻类的限制,浮游植物会与细菌竞争无机氮,限制细菌的利用。理论上细菌由于更大的比表面积,在营养条件合适时具有更大的吸收率,当补充碳源到C/N值大于10时,细菌对氨氮的吸收可以超过浮游植物。

3.氨氧化菌转化不足

氨氧化细菌和氨氧化古菌都能将氨氮转化为亚硝酸盐。但这类菌为自养菌,氧化过程中的能量80%都用于固定CO2,而且该反应必须在池塘上层的好氧条件下进行,造成转化的效率较低,但这个过程是氮元素从池塘中彻底移除出系统的必要步骤。

氨氮超标如何去除

本文网址:https://www.huoerd.com/ask/1843.html

相关产品推荐

相关推荐

  • 黑臭水体定义及产生原因(黑臭水体的治理措施有哪些)

    黑臭水体是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态环境问题,那究竟什么是黑臭水体?黑臭水体又是怎样产生的?如何治理呢?今天我们就给大家一一解答。...

  • 氨氮测定仪的几种检测方法(氨氮测定仪价格)

    在水处理中,氨氮是指水中以游离氨(NH3)和铵离子(NH4+)形式存在的氨,是反映水质的一项重要指标。在水质监测中,要想确保水质监测能够取得积极的效果,需要准确测量氨氮含量,这时候就需要氨氮测定仪。接下来,小编介绍一下氨氮测定仪的几种检测方法。...

  • 氨氮检测国家标准(水质氨氮检测方法)

    在污水治理中常见污染物指标有COD、BOD、氨氮、总氮等。其中氨氮废水主要来源于化肥、焦化、石化、制药、食品、垃圾填埋场等,大量氨氮废水排入水体不仅引起水体富营养化、造成水体黑臭,给水处理的难度和成本加大,甚至对人群及生物产生毒害作用,目前,氨氮是环境行业在日常分析中必须检测的项目。什么是氨氮呢?氨氮是指...

  • 如何去除废水中的氟化物(水质氟化物超标的危害)

    氟化物离子是化学元素氟的原子,它们获得了一个额外的电子,使它们带有负电荷。氟是一种高反应性和毒性的元素,存在于氟化云石(氟化钙)和冷冻云石(氟化铝钠)等化合物中。氟化物离子很容易与钙、铝等其他元素形成化合物。在水和废水中,氟离子可以作为自由离子存在,也可以作为化合物的一部分存在,如氢氟酸(HF)。...

  • 我国水环境中新污染物现状(水质新污染物如何去除)

    针对水环境中新污染物的污染问题,国内外研究者已开展了广泛的调查与评估工作,我国水系统中新污染物的污染分布表现出显著的时空特异性。具体而言,在全国大部分地区中新污染物引起的急性风险整体较低,风险水平基本处于可控范围内。然而,在京津冀、东部沿海及东北地区,新污染物的平均浓度水平相对较高,部分污染物浓度可超过100 ng/L,部分区域存在有一定程度的慢性生态风险。因此,为了实现饮用水中新污染物的有效控制,有必要系统评估各地水源中新污染物的赋存特征,并依据区域差异,制定因地制宜的治理与管控策略。...

  • 氨氮大于总氮的异常原因与解决方法(氨氮与总氮的定义及关系)

    水质检测中为何会出现“氨氮>总氮”的现象(总氮应含氨氮及其他形态氮),本文聚焦异常成因及解决方法,为准确检测提供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