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淡水鱼养殖中,水质对于淡水鱼的养殖影响很大,淡水鱼从生长到死亡都是在水中度过,所以需要做好淡水鱼的生产和管理,更好的促进淡水鱼养殖业的发展 。下面是常用淡水养殖水质管理参数及限值,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PH值淡水6.5-8.5,海水7.0-8.5
pH值的日正常变化范围为1~2,若超出此范围,表明此养殖水质有异常情况。通常pH值低于4.4,鱼类死亡率可达7%~20% ,低于4%以下,全部死亡;pH值高于10.4,死亡率可达20%~89% ,pH高于10.6时,可引起全部死亡。
2.溶解氧
连续24小时中,16小时以上养殖水质必须大于5mg/L,其余任何时候不得低于3mg/L,对于鲑科鱼类栖息水域冰封期其余任何时候不得低于4mg/L。溶氧高于12mg/L,表明水中氧已过量,此时鱼虾易得气泡病。
3.氨氮
我国渔业水质标准规定氨氮浓度应小于0.2mg/L,氨氮含量超过2.00毫克/升(mg/l)时,鱼类会出现氨氮中毒症状。中央农业广播学校试用教材《池塘养鱼学》介绍,在鱼类主要生长季节,当氨氮超过0.5毫克/升,亚硝酸盐超过0.1毫克/升,表示水中受大量有机物的污染。
4.亚硝酸盐
养殖水质亚硝酸盐的含量应控制在0.2mg/L以下。
5.硫化物(硫化氢)
我国《渔业水质标准》中规定养殖水质硫化物浓度(以硫计)不超过0.2mg/L
6.余氯
养殖水质中余氯的浓度应小于0.02mg/L
7.铜
铜≤0.01mg/L
8.铬
铬≤0.1 mg/L
9.总碱度
养殖水质合适总碱度范围约在75-200mg/L之间
10.总硬度
大多数淡水鱼、温水鱼适宜的总硬度在50-200mg/L之间。
11.总铁
养殖水质中铁限量值为0.3m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