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中旬以来,我国天气形势异常复杂,集中出现了寒潮、雨雪、低温、冰冻等各类冬季灾害性天气。这对污水处理而言带来了哪些挑战?业内人士做出了相关解答。
气温骤降对污水处理有哪些影响?
气温骤降对微生物的活性影响非常大。对污水处理设备来讲,可能存在管道、阀门、泵密封等被冻的情况,但企业大多会针对寒冷天气提前做预案。另外,膜系统的过水量也会受影响。目前,污水处理厂采用的处理技术主要是活性污泥法,其中,微生物在污染处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其对环境有一定要求。水温易受自然环境影响这一问题较难解决。污水处理厂冬季运行如果水温低,污泥活性较弱,不利于污水处理。
一位不愿具名的专家告诉记者,温度是影响微生物生长的一个重要因子。一旦环境水温低于5摄氏度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就会受到影响,活性过低甚至停止活动。污水处理系统中不同微生物的最佳适宜温度有所差异,一般最佳温度是20摄氏度—30摄氏度。三达膜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兼总经理方富林告诉记者:“气温骤降会导致微生物菌群活性快速降低、硝化和反硝化活性快速下降甚至停止等,使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效率和氨氮去除能力快速下降,从而容易导致出水水质超标。与之相比,在气温缓慢降低的情况下,污水处理厂的微生物会有一个适应过程,处理效率下降不明显,污水处理厂也会有更多应急措施进行调整应对。”
降雪对污水处理厂的运行产生的影响
首先,雪水融化后进入污水处理厂,会让污水的温度更低。有国外研究表明,当进入污水处理厂的融雪水量占到每天排放到污水处理厂水量的43%—70%,会导致平均每天的污水温度下降2 摄氏度—3摄氏度。脱磷过程虽然不太敏感,但从聚磷效果来看,在冬季污水温度低于10摄氏度下,聚磷菌对磷的固定也会显著降低。水温过低还会影响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的生存环境。
其次,在日常的除雪作业中会使用融雪剂,这也会给污水处理带来新的挑战。融雪剂的主要成分通常包括氯化钠、氯化钙、硝酸钠、硝酸钙等,统称为无机盐,这些成分进入污水处理厂,会导致进水的TDS(总盐)升高,盐分过高影响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进而使污水处理效率下降。通常市政污水处理厂并没有设计处理TDS(总盐)的工艺,总盐一般直接排放到出水口,出水TDS(总盐)往往会超标。
虽然经过雪水的稀释作用,这部分盐类的危害已经大大降低,但对于一些中小城市的污水处理厂来说,这部分融雪剂中的高盐浓度会对微生物带来一定危害。高盐废水不仅会导致微生物生存环境中的盐浓度高于微生物体内的盐浓度,造成微生物体内水分反渗透,直至脱水死亡,还会造成活性污泥数量下降,引起出水水质变化。在大量使用融雪剂的城市,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如使用厂区内回水等来稀释这部分进水,缓解对微生物的冲击。
有研究表明,没有经过微生物驯化培养的污水处理厂最佳适宜盐分浓度不应大于10000mg/L,氯离子浓度不应大于2000mg/L。此外,对于污水处理厂来说,降雪带来的工艺设备运行的异常工况也是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对于地上污水处理厂而言,很多设备是露天放置的,会采取一些防水的密闭措施,避免水进入机器或者电动机内部。但降雪会给现场运行的机械带来一些问题,如行走轮的打滑。行走轮是位于初沉池、二沉池边上,带动刮(吸)泥机运行的一种机械。
在降雪的天气,这种运行会受到影响。雪落在行走轨道上,被行走轮压实后,形成雪层,造成行走轮的打滑,使刮(吸)泥机长时间在一个位置运行,污水处理池底的污泥无法全部排出,造成工艺运行异常。此外,如果雪停了之后,没有及时清理干净轨道表面的融雪剂,其中的氯化物会和轨道上的硅酸盐水泥发生反应,使硅酸盐水泥变酥,在行走轮的不断碾压下,在轨道上形成一个个坑洼,严重的会使行走轮陷入,造成设备和工艺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