浊度是表现水中悬浮物对光线透过时所发生的阻碍程度。浊度是由于水中含有泥沙、黏土、有机物、无机物、浮游生物和微生物等悬浮物质所造成的,可使光散射或吸收。浊度是水的感光指标之一,也是水体可能受到污染的标志之一。水体浊度高会影响水生物的生存。一般情况下,浊度的测定主要用于自然水、饮用水和部分工业水。
水质浊度单位如何换算?
浊度的计量单位较多,常见的计量单位是FTU(浊度单位)、NTU(散射浊度单位)、mg/l(总悬浮固体物质浊度单位)、JTU(杰克逊浊度单位)。常见单位换算如下:
浊度的测定方法
浊度的测定方法通常分为:散射比浊法,目视比浊法与分光光度法。这三类方法中,散射比浊法以其测量迅速、操作简便而广泛应用于浊度的测定,此方法也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及中国环保监测规定的浊度测定法。
1.散射比浊法
散射比浊法采用一个特定的光源照射水样,并在90度方向采用一个检测器接收散射光。当水样含有不同程度的不溶性微粒时,散射光将呈现不同的强弱。通过一个光电检测器侦测水样的散射光并转换为电信号,即可测得水质的浊度。
2.目视比浊法
目视比浊法就是指用眼睛观察,比较悬浊液的浊度来确定悬浮物含量的方法。其操作是先将水样与硅藻土(或白陶土)配制的浊度标准液进行比较。规定1mg一定粒度的硅藻土(白陶土)在1000ml水中所产生的浊度,称为1度。该测定方法测定的水样浊度单位是JTU,主要适用于饮用水和水源水等低浊度水。
3.分光光度法
在适当的温度下,一定的六次甲基四胺与硫酸肼聚合,生成白色高分子的聚合物,以此作参比浊度标准液,在一定条件下与水样浊度比较,规定1L溶液中含有0.1mg硫酸肼和1mg六次甲基四胺为1度。测定时将硫酸肼和六次甲基四胺配成的浊度标准贮备液逐渐稀释成系列浊度标准液,在仪器上测定浊度值。主要适用于测定天然水、饮用水和高浊度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