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污染物的种类,水体污染可划分为重金属污染、有机污染、微生物污染等。重金属废水的来源广泛,不同行业产生的废水中重金属的种类和含量也不尽相同。重金属废水的主要来源涵盖了能源、医疗、采矿、印染、造纸、油漆以及农药等多个行业,工业废水的过度乱排放和处理不当,是造成水体污染的主要原因。
现在水中重金属检测方法主要有、原子吸收光谱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原子荧光光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电化学分析法及生物检测法等,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水中重金属检测还会遇到标准规范不全面的问题,需要进一步补充完善,为规范重金属检测行业提供技术保障,那如何加强水质重金属监测呢?
1.应该进一步完善重金属监测方面的法律法规,制定更合理、更严格的标准规范。加快重金属监测的先进技术分析方法的标准化工作,进一步完善重金属自动监测仪表(技术要求、运行、安装、验收等)的相关规范,为重金属精准管控提供有力保障;
2.企业自身应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建立以质量为基础的品牌发展战略。开展关键材料、设备的研发和生产,推进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解决卡脖子技术难关,全面提高我国重金属监测能力和水平;
3.加强智慧感知-远程运维监测体系建设。综合运用“监测数据+质控数据+流程日志+参数识别+平台反算”的数据防伪技术,结合远程质控测试、仪器校准、故障诊断等功能,建立自动预判、智能审核及人工审核相结合的多级数据审核机制,增强异常数据报警诊断。运用GIS定位、AI智能、自动控制等技术对运维人员、车辆、仪器设备、备品备件、运维维护等信息进行动态管理,实现运维全过程留痕;
4.目前能用于重金属监测的方法多,每种方法都具有一定的检出限值,在实际的监测过程中能够根据水质的实际情况针对性地选择一种或者两种配合使用。通常来说,对含量比较低的地表水和饮用水源地的重金属监测,使用电化学法和原子吸收法;而对于污染源企业排放废水来说,经济、准确的分光光度法也是一个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