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家对于环境保护工作的加强,对于水质污染检测的指标要求越来越高,作为环境监测中的水中油的检测也受到了相当的重视程度。今天,小编就和大家聊聊红外测油仪和紫外测油仪在测定水中油时有什么区别?紫外测油仪和红外测油仪的应用范围是否相同呢?
1.红外测油仪
红外分光测油仪根据HJ637-2018标准,用四氯乙烯萃取样品中的油类物质,测定总油,然后将萃取液用硅酸镁吸附,除去动植物油类等极性物质后,测定石油类。其工作原理是大多数物质的分子官能基能吸收红外光,利用光谱能量的吸收与转换进行内部成分的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红外测油仪以此为基本原理,采用红外光度测量,经过对样品进行光谱扫描可显示样品光谱及吸收峰的波数位置,能迅速、准确地测量水体中油分浓度的含量。
红外测油仪应用范围:广泛应用在环境监测系统,石油化工、水文水利、自来水公司、污水处理厂 火力发电、钢铁企业、高校科研教学、农业环境监测、铁路环境监测、土壤中石油类(矿物油)、动植物油及总油含量的监测,以及烟气(饮食行业油烟)含油量监测的使用。
2.紫外测油仪
紫外测油仪依据国家环境水质监测紫外分光光度测油法,结合我国环境污染状况及各环境监测部门需要,而研发出的一种准确快捷的测油仪器。本仪器用正己烷萃取剂替代红外法中已被禁用的四氯化碳萃取剂,符合新国标《HJ970-2018水质石油类的测定紫外分光光度法》的要求。其工作原理是在pH≤2的条件下,样品中的油类物质被正己烷萃取,萃取液经无水硫酸钠脱水,再经硅酸镁吸附除去动植物油类等极性物质,于紫外区测定吸光度,石油类含量与吸光度值符合朗伯-比尔定律,从而定量分析水中石油类含量。
紫外测油仪应用范围:适用于地表水、地下水和海水中石油类的测定.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系统、石油化工、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污水处理厂、水利水文、自来水厂、石化、造纸、制药、钢铁、农业环境监测等行业。
紫外测油仪和红外测油仪的应用范围
由此可见,紫外测油仪和红外测油仪的适用范围不同。红外测油仪检出限高,适用于污水中油类(石油类和动植油类)的测定;紫外测油仪灵敏度高,检出限低,适用于地表水、地下水和海水中石油类的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