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生态环境部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了《2021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公报显示,2021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主要指标顺利完成,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全国空气质量持续向好,地表水环境质量稳步改善,管辖海域海水水质整体持续向好。今天我们主要来看下全国地表水监测情况。
在地表水方面,全国地表水Ⅰ~Ⅲ类水质断面比例为84.9%,同比上升1.5个百分点;劣Ⅴ类断面比例为1.2%,均达到2021 年水质目标要求,实现“十三五”以来“六连升”。重点流域水质持续改善,长江、珠江流域等水质持续为优,黄河流域水质明显改善,淮河、辽河流域水质由轻度污染改善为良好。全国地下水Ⅰ-Ⅳ类水质点位比例为79.4%。地级及以上城市监测的876个在用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为94.2%,总体保持稳定。
同时,管辖海域海水水质整体持续向好,水质优良海域面积比例持续提升、劣四类海域面积持续下降。符合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占97.7%,同比上升0.9个百分点;劣四类海域面积同比减少8720平方千米。近岸海域水质优良(一类、二类)比例为81.3%,同比上升3.9个百分点。
全国地表水水质具体监测情况:
在监测的210个重要湖泊(水库)的地表水中,Ⅰ~Ⅲ类水质湖泊(水库)比例为72.9%,劣Ⅴ类比例为5.2%。209个监测营养状态的湖泊(水库)中,贫营养占10.5%,中营养占62.2%,轻度富营养占23.0%,中度富营养占4.3%。
在876个地级以上城市在用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监测断面(点位)中,825个全年均达标,占94.2%。
地下水监测显示,1900 个国家地下水环境质量考核点位中,Ⅰ~Ⅳ类水质点位占79.4%,Ⅴ类占20.6%。
碧水增、黑水减,饮水净、生态兴,在大家的不断努力下,地表水环境质量得到了提高,但地表水环境质量阶段性改善的任务依旧艰巨,要实现绿水常在、绿色发展,我们仍须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