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跟水有关的工作者,大家都知道,总大肠菌群是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微生物指标里的一个常规检测项目。然而,由于我们并不一定是微生物学专家,一些跟“总大肠菌群”类似的名词常常把我们搞得晕头转向,对于为何要检测此项目的原因也是模糊不清,今天我们就详细说说。
水质总大肠菌群是什么?
第一:跟“大肠”有关的微生物学或卫生学名词有:总大肠菌群、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大肠埃希氏菌、大肠杆菌、致病性大肠杆菌等等。
第二,在上述名词中,除了“大肠杆菌”和“大肠埃希氏菌”是细菌学名词以外,其余几个都是卫生细菌领域用语,它不代表某一个或某一属细菌,而是指具有某些特性的一组细菌。
第三:总大肠菌群=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也有科学家认为耐热大肠菌群的范围大于粪大肠菌群);大肠埃希氏菌=大肠杆菌。
第四:按范围大小排序:总大肠菌群(大肠菌群)> 粪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 > 大肠杆菌(大肠埃希氏菌)> 致病菌。
第五:大肠杆菌是人和温血动物肠道内普遍存在的细菌,是粪便中的主要菌种。一般生活在人大肠中并不致病,但它侵入人体一些部位时,可引起感染,且感染可能是致命的,尤其对老人和小孩!这些侵入人体部位能导致腹泻、呕吐等症状的,则称为致病性大肠杆菌。
为什么要检测水质总大肠菌群?
总大肠菌群是作为粪便污染指标菌提出来的,主要是以该菌群的检出情况来表示水中是否有粪便污染。总大肠菌群数的高低,表明了粪便污染的程度,也反映了对人体健康危害性的大小。粪便是人类肠道排泄物,粪便内除一般正常细菌外,也会有一些肠道致病菌存在(如沙门氏菌、志贺氏菌等),因而水中有粪便污染,则可以推测该水存在着肠道致病菌污染的可能性,必须看作对人体健康具有潜在的危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