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尔德电子水质余氯检测仪基于DPD显色反应原理设计,通过检测水样与试剂反应后的颜色深浅来确定余氯浓度,在水质检测领域应用广泛。本篇小编主要介绍一下水质余氯检测仪的使用方法与校准步骤。
一、水质余氯检测仪正确使用方法
1.前期准备
仪器与试剂检查:确认检测仪外观无损坏,电池电量充足,配套比色瓶、比色皿干净无划痕。检查余氯检测试剂是否在有效期内,粉末试剂有无受潮结块,液体试剂有无浑浊、变色。
水样预处理:若水样浑浊,需用微孔滤膜过滤器过滤;带颜色的水样会干扰检测,不可直接使用;检测游离氯时,需确保水样 pH 值在 6.2-6.5 之间,若超出范围,用缓冲试剂或稀酸 / 碱调节。
2.开机与校准
开机设置:按下电源键启动余氯检测仪,部分仪器需预热 2 分钟。根据检测需求在仪器上选择对应检测模式,并设置合适的测量范围。
空白调零:取适量无色澄清的待测水样注入比色瓶至刻度线,用软布擦净比色瓶外壁水渍。将比色瓶放入仪器检测槽并锁紧,防止杂散光进入,按 “调零” 键,待仪器显示 “0.00” 或参考零值,完成调零。
3.样品检测
加试剂显色:取出调零用的比色瓶,加入规定剂量的检测试剂。盖紧比色瓶盖子,充分摇晃使试剂完全溶解,静置显色。
上机测量:再次擦净比色瓶外壁,放入检测槽并锁定,确保放置位置与调零时一致。按 “开始”“浓度” 或 “确定” 键,余氯检测仪通过光电比色原理检测颜色深浅,数秒后显示余氯浓度值。
4.数据记录与仪器维护
数据处理:记录余氯检测仪显示的余氯浓度值,若仪器支持存储功能,可按 “存储” 键保存数据,也可通过 USB、蓝牙等方式导出数据至电脑或云平台。若检测结果超出仪器测量范围,可将水样稀释后重新检测,最终结果需乘以稀释倍数。
清洗与关机:检测完成后,立即倒出比色瓶内液体,用蒸馏水或超纯水反复冲洗比色瓶、比色皿,顽固污渍可用软布蘸少量洗涤剂擦拭,避免划伤光学面,清洗后晾干或烘干备用。长按电源键关闭仪器,若长期不使用,需取出电池,并将仪器、试剂存放在干燥、阴凉处。
二、水质余氯检测仪详细校准步骤
1.校准前准备
仪器检查:确保余氯检测仪电量充足或电源连接稳定,显示屏、按键功能正常,比色皿 / 流通池无划痕、污渍,传感器表面清洁无损伤。
标准溶液制备:使用国标级次氯酸钠为基准,按仪器测量范围配制梯度浓度标准液,如 0.1mg/L、0.5mg/L、1.0mg/L 等。标准液需现配现用,避光保存且有效期不超过 2 小时,也可直接选用有证余氯标准物质。
环境与工具准备:校准环境温度控制在 20±2℃,避免强电磁干扰;准备超纯水、干净的比色瓶、移液管、软布等,同时确保校准过程中仪器不移动。
2.零点校准
系统冲洗:用超纯水反复冲洗比色皿或流通池 3 次,确保无残留污染物。
调零操作:将超纯水注入比色皿至刻度线,擦净外壁后放入仪器检测槽,启动 “零点校准” 模式。待读数稳定后,记录显示值,若不为 0,通过仪器按键或软件将其强制设为 0。
重复验证:重复上述操作 3 次,取平均值,确保偏差<0.02mg/L,若超出范围需检查超纯水纯度或余氯检测仪状态后重新校准。
3.量程校准
梯度测量:按从低到高的顺序,将不同浓度的标准液依次注入比色皿,每一种浓度静置 5 分钟待读数稳定后,记录余氯检测仪显示值。
误差调整:对比仪器显示值与标准液实际浓度,若误差超出允许范围,通过仪器的 “量程校准” 功能调整参数,使显示值与标准浓度一致。
曲线建立:根据多组标准液的浓度与对应仪器响应值,建立标准曲线,确保相关系数 R²≥0.999,以保证测量线性精度。
4.校准验证与记录
交叉验证:用第三方质控样进行测试,若实测值与标称值误差≤±3%,则校准合格;若不合格,需重新检查标准液浓度或仪器状态后再次校准。
数据记录:详细记录校准日期、时间、环境温度、标准液批号及浓度、校准曲线参数、验证结果等信息,填写《仪器校准维护记录表》并存档,便于后续追溯与比对。
5.校准后处理
系统清洗:用超纯水反复冲洗比色皿、流通池等部件,直至余氯残留<0.01mg/L,避免残留标准液影响后续样品检测。
仪器复位:将余氯检测仪恢复至正常测量模式,若为在线检测仪,需重新接入样品流,确保设备正常运行。